北航是所怎么样的学校

被北航上了四年,来说说谈论北航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有些东西不吐不快,反正已经毕业了,再怎么黑北航也不用担心被领导扣押毕业证了…… 另外正好赶在高考报志愿前夕,希望能有对是否填报北航犹豫不决的同学看到这篇文章,让我帮你彻底打消这个念头。

首先要说,当初填报志愿时填了北航,是我这辈子目前为止最后悔的决定。第二后悔的是报了这个专业。这句话不是在黑谁,也不是一时激愤的乱喷,即使是我最冷静的时候我也会这么说。并且抱有这种想法并不只有我一个人,我的舍友、身边的同学也或多或少发表过类似的言论。下面就来论证这一观点。当然以下内容纯粹是我主观感受,均从我所在学院、本科阶段、身边环境的角度出发,其他学院以及研究生博士生教学的情况我了解得不多,不过从一些熟人口中仍然能够感受到大家都学校并没有多少满意。

北航是一所名气远小于实力的学校。这会导致如果你只是想回到三四线城市的家里找一份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事部的往往对这所学校毫无印象,这在学历竞争当中无形地吃了亏。以我所在的地方为例,一份厦大的毕业证无疑要比北航的值钱。说北航是985其实真没几个人知道,即使在北京当地人的印象中,北航也要排在北理、北科之后。

在我高考前北航是自主招生五校联盟之一,其余四所是中科大、南京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当时我根本连北航这个名字都没听过,并且对它嗤之以鼻,第一个排除的就是北航。我觉得北航之所以不招人待见,很大程度上因为校名中的「航空航天」让不少人误解为,这所学校只与航空航天事业相关,毕业后不是修飞机就是造卫星,不是去甘肃就是去四川。实际上北航几个全国排名第一的专业完全不属于航空航天体制之内,比如计算机、仪器测控、电子信息。当然如果是航空航天相关专业,比如飞行器设计、发动机设计、可靠性、飞行动力学等等,基本上全国就北航有。就像我学院天天自称全国第三,实际上开设这种专业的全国就四所大学。

北航同时也是一所实力远小于名气的学校。按照各种排名,不考虑综合性只看工科实力的话,北航排进前十没有问题,但是这个学校给我的感觉完全不是一所重点学校该有的样子,至少在学校对待本科生这一块绝对不是。不管是生活条件、人文环境还是教学质量,北航都远低于我报考前对一所大学的预期。当然北航的科研实力毋庸置疑,不过这都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事,跟我们本科生没有半毛钱关系,这里不谈,我就说说我能感受到的一些东西。官僚主义盛行,办事效率极低。这个基本上北航学生都不会有异议,知乎上关于北航的一个问题中关于这点基本达成共识。不管是审批手续、办事流程什么的,明明10分钟就能做完的事,各个部门愣是要想法设法地卡着你,没个一两小时搞不定。这种风气基本上从学院领导一直影响到辅导员身上,明明一个负责人就可以签的字还是要让你跑上几个办公室。我们2010级是搬到沙河校区的第一届,当时承诺一两年内会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带动周边环境迅速发展,规划示意图踌躇满志比本部还漂亮。结果现在四年过去了,上个月回沙河校区看了一下,基本跟大一入学的时候没什么区别,唯一新添的建筑物就是体育馆和实验楼,而且两个都没完工。

另外北航的精工实习和航空航天概论课也非常让人恶心,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其他专业的学生学这两门课到底有什么意义;沙河校区到地铁站只有一班公交车,每次出趟门要在门口等半小时;图书馆只能刷一卡通进入,即使有北航学生证也不行,你建个图书馆到底是给人看书的还是当遗址保护起来的?

极度缺少人文关怀。北航算是军口院校,涉密项目众多,这必然导致整个校园氛围偏向沉重压抑,但是我觉得这个算不上理由,归根结底在于学校领导根本没把学生当一回事。我所在的宿舍楼应该是全校数一数二得烂,刚搬进来时用的桌椅还是那种八十年代遗留下来的东西,水泥地,墙壁有裂纹也不管,每年重新粉刷一次继续用。没有自己的澡堂,要洗澡需要走100米到隔壁宿舍楼。这样的条件学校从来没想过改善,估计接下来的几届还得接着住。北航去年的教育基金会资产全国排第八,每年从国家拿的拨款更是数一数二,但是这些钱用在学生身上的就是九牛一毛,搞得真以为只有艰苦环境才可以造就人才似的。要么建楼,要么学院领导带着团队搞项目,但是这些到底跟学生有什么关系?你要是真觉得本科生没什么用,干脆以后只招硕士以上学历得了。这种校园氛围直接导致了北航学生对学校基本都没什么感情,毕业前夕校内论坛上各种庆幸终于可以离开北航了的帖子比怀念北航的帖子还多。一所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深浅,从毕业后学生对于它的评价中可以体现出来,遗憾的是,目前为止我还没听过哪个校友对北航有很高的评价,北航作为一个纯粹学习知识的地方还行,但是要作为一个平台去迈向更高层次则显得力不从心。北航学校基金会吸引到的校友捐款数额在2013年排到全国第三,不过我们都表示这个数字很有问题,北航出去的不少都去了央企和科研机构,哪来的这么多钱……

各种收费层出不穷。据我所知上海交大校内上网免费,清华每个月6元,其余几所比较好的学校每月也不超过30元,并且不限流量。但是在北航上网是有流量限制的,30元30G,50元100G,如果月底之前用完100G那就表示这个月剩下的日子里无网可上了。再说一下这个学期装空调的事。六月初装上空调只让我们大四的用个十多天我就不吐槽了,最关键的是就用这十多天居然还要我们交50块!学校你是有多缺钱!而其余三个年级的是按500多一年收取维修保养费,电费还要另计。北京的其他高校,清华北大人大从没听说过装空调还需要向学生收钱,这也是北航一大特色吧。这样的收费政策学生当然不干,最后学校给大四的减免了这20天的费用,让叫得最凶的一批人先安静下来,不过大一到大三的仍然没有逃过被宰的命运。学校整天嚷嚷要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就这种觉悟你准备怎么建设?

说完学校说一下学生。北航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不少同学高中都是清华北大的实力,可能因为高考发挥失常,又希望在北京发展,于是就报了北航,这也导致不少同学心气很高,什么事都跟清华北大做比较,同档次的北邮北理完全看不上;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实力比较平庸的同学,大一的时候又落下进度,到了后期基本就完全放弃了课程。不过北航的补考政策还算比较宽松,我这一届最后扣除两三个留级生之外毕业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即使四年里挂了25学分最终也顺利毕业了。另外北航打游戏也打得非常疯狂,我周围宿舍没有不玩 DotA 的,打通宵也是常有的事。

不可否认的是,北航的牛人非常多,最近几年学校对于社团的申办审核非常宽松,基本上任何领域都可以碰到大神在搞自己的项目。我小班上今年一个去了哥伦比亚大学,一个去了华盛顿大学,一个去了清华,班长直博去了香港科大,隔壁班还有一个去了斯坦福,并且我们系在校内还只是属于中下游的水平,高等工程师学院里的毕业去向还会更好。

黑了北航那么多,也要说说好的地方。北航的校内论坛和 PT 站算是国内建得比较好的几个之一,可能仅次于东北大学的六维空间和北交大的晨光 BT。内网下载电影基本上可以到硬盘写入的极限速度,并且不计入上网流量,否则一个月100G早就不够用了。北航的校医院福利在国内的高校里也算是前列的,没记错的话全国好像只有北大跟北航实施了学生百分之百的医疗报销制度,也就是说只要你是患病住进医院,自己不用掏一分钱学校会全部帮你垫上。我这个学期看牙的账单上一共接近2000块,最后自己只出了100多一点,还是因为烤瓷牙不属于医保范围之内。不过大家对于校医院都存在各种意见,我倒是还挺满意。

另外北航的伙食在北京的高校内也算是比较突出的,虽然不能跟南方的学校比,但是也算是物美价廉。今年年初新开张的合一三层食堂基本可以满足我的日常饮食要求了。

总体来说,北航有它优秀的方面,但是距离国内顶尖的一流高校,还缺乏一种气质。这种气质不是资金数目、科研实力、生源水平可以弥补的,而是体现在学校的各个细节方面,这种氛围上的缺陷很难让学生对它真正产生一种归属感。再加上每年居高不下的分数线,使得北航成为一所性价比很低的学校。如果不是从小立志航空航天事业的话,完全不建议来这里读书,相比之下南京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哈工大、东南大学等似乎要好得多。

About the author

Jueqin

本作品以 CC BY-NC-ND 许可协议进行发布。

如果您认为文章对您有用的话,不妨请我喝一杯咖啡?

43 comments

  • 居然逛到沙河第一届学长这里。嘿嘿
    作为14级的学弟,感受到了学长的艰辛。不过再有两个多月就搬到本部的我们来说,沙河的日子的确值得珍惜。对于在北航的学习生活来说,大一懵懂,大二这才刚刚有感觉,谁知就这样要离开。也许吧,对北航每一个人都有些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不过既然选择或者被选择了北航这条道路,那么这条道路上留下的前辈们的脚印值得我们追寻。北航有缺点这点不可否认,但是人无完人,何况北航容纳着祖国各地的学子。说实话,有时候也会抱怨北航的种种,不过在北航的校园里留下的回忆总归还是美好的。希望自己可以依旧保持这样的心态。做一个北航人,不自卑,不骄傲,向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方向前进

  • 是被乐高的科普文吸引过来的,没想到竟然还是学长,更重要的是我是2011届的,我们合在一起,算是完整的沙河校区开拓者了(不过,你们更艰苦一些,毕竟名字都上墙了),也就只能在那个时候,掀起全沙河沉浸在军训当中的浓厚氛围了(之后就只有大一新生军训了)。想想也是醉了,那时候什么都没有,体育馆什么的也是在我们走了之后建的。搬到学院路之后,算是运气比较好,我们系住的宿舍还是不错的,起码不会比沙河差很多。
    时间过得很快,今年毕业了。虽然对北航吐槽甚多,但心里还是相当爱那个地方的。
    最后想说,学长对 Lego 的科普文简直是太 NB 了!

  • 假期乱逛blog无意间逛到学长您这儿了。。您居然是沙河第一届学生诶,好同情。我是13级自动化的,前两年也在沙河度过,今年暑期才刚进城。看来您的文章,还是挺有感触的,不吐不快啊:
    1. 估计无论哪个北航在校生都都对北航有各种不满,无非几点:气氛压抑,人文匮乏,缺乏幽默,行为程式化,还有那最不能忍的学校恶心的行政思维和管理体制以及由此而生的官僚主义盛行和效率低下
    2. 沙河的建设速度我是真心不想吐槽更多,体育馆啊我的体育馆15年夏季才完全竣工并开发,准确来说是7月初,还有那国家实验室和图书馆还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简直了。。
    3. 住宿条件我无怨言,沙河说实话条件挺好,学校也一直在努力改善,比如有学生建议每层楼增加几个打开水的地方学校很快就采纳了,还有很多改善是看的见的。至于本部嘛因为我住的最好的宿舍所以也很难体验学长那种感受
    4. 流量便宜了。50元100G,月末不清零,网速也提升了不少,ipv4随便下个东西达到4、5兆每秒还是很正常的。只可惜花园被关闭了,心中的痛。。(话说可以用digitalocean+ss代理ipv6流量可以免费上网啊,再去github学生包搞个100美金的digitalocean优惠券超爽的,学长有木有试过呢?)
    5. 北航两级分化太严重,明显学生分两拨:开黑开黑开黑开黑开黑,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不过认真学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周围大神多,能带动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呢
    6. 课程安排无语得不得了,金工实习(文章中学长把「金」打成了「精」)和航概真是讨厌死了,感觉很脑残。像我主修课都是平均95+,然而这些水课把我的平均分硬是拖到了86,不开心(3系水课太多了)
    7. 这些年北航名气确实大增不少,相比北邮北理北科大不知名气高到哪里去了,这是实话。

    总之,来到了这个学校,也就认了,只希望考研时能拼一拼往复旦啊清华啊那边走,哎。
    PS:学长拍照真不错,网站也棒棒哒,以后有空常来踩踩哈~

    • 这篇文章其实也是毕业当时一激动就肆意吐槽的,现在过了一年回头看其实北航那四年的都不算事儿,比如住宿,我现在住的公寓比学院路21舍还烂你会信吗。物质条件差一点熬熬几年也就过来了。
      你说的DO+SS的,我其实之前写过一篇,但是我现在在杭州这里DO访问速度非常慢,而且浙大上网是固定带宽不限流量,所以走不走ipv6关系不大,何况花园和六维都被关了。

  • 逛各种私有Blog逛到学长这里来了:-) 这个是wordpress做的么?看着不像呃。北航的学点蛮多的,我在11级6系,也就是第二批献身沙河的学生。说献身是因为沙河那边和本部比起来,机会少太多了,我还记得当时周六日想去新东方要6点起床赶地铁。也是因为离得太远,到大三才有机会去MSRA实习。但北航最近国际上的名气是越来越强了,估计是把英文名换成了 Beihang Uni. 的缘故。。。我的建议是:一定要谨慎的选择有新校区的学校,位置差的新校区机会,视野会少很多。。。P.S. 请问这个网站是用什么搭建的?

      • 我的兴趣点在Distributed System上。看了一下概念,完全不知到怎么入手。。。如果有时间我加qq讨论一下吧,要是感觉是个manageable的事情就做。。。我猜我mentor会不开心- –

  • 其实我觉得还是满有爱的。行政流程到哪儿都一样。甚至一些私企也一样。我觉得我老了。

  • 「北航也要排在北理、北科之后」,以我在北理工待了5年来看,明显无论是名气还是实力北航都强于北理工

  • 就描述的情况,北航和哈工大的状况差不多…你觉得北航的地理优势对自己影响大吗?

    • 大一大二我在昌平的新校区,地理位置完全是劣势……回到学院路之后优势应该还蛮大的,毕竟北京的各种社会资源摆在那里肯定要比哈尔滨强不少。

      • 哪些属于社会资源呢,公共设施还是见识氛围之类的呢?我是学光电子的,觉得还是光工的就业好一些,学长认为呢?

        • 二者兼有。
          就我目前的理解,光电子的偏应用,光工偏理论。而且光工只是一个泛指,到了硕士阶段实际上要细分得多。你现在几年级?

        • 开学就大四了。感觉相反呢。工大本科教学里,我们学量子力学,光工不学;光工学几何光学,我们不学,傅立叶光学什么的也不学。七月中旬去长光所实习,感觉光电子的项目一般都小人员也不多,光工的项目真是又多又大…学长研究生是什么方向?

        • 几何光学和傅里叶光学都不学的话工光课上什么?我之前和一个哈工大光工的交流过好像不是这样的啊……
          长光所的实力在国内数一数二,机会难得好好学习吧。你说的光工项目具体是做什么的?
          我导师是搞颜色与视觉的。

        • 你误解了。我是说光电不学傅立叶光学,光工肯定是要学它的。给我们介绍的有些军用相机的研发,空间光学,自适应光学相差校正。还有搞OLED显示的。

  • 「北航是一所名气远小于实力的学校」这段不是太同意。
    可能是南北的差异吧,在我高考那年及以前数年,北航一直是北京高校里数一数二的,无论是从招生分数还是口碑上,在北京来看应该仅次于清华北大,也就是「性价比」低的由来吧。
    不把本科生当回事倒是深有体会,可能是国内所谓一流大学的通病?反正来多半学生是要读研/出国的,学校也就更没有了重视本科学生的必要性。大学里本科学生倒成了弱势,这从人数上就能看得出,北航研究生是多于本科学生的。
    个人看法,欢迎交流

    • 就我知道的几个省,比如陕西、云南、贵州,北航的分数线跟北理、北邮基本属于一个档次,上去一档是人大,再上一档才是清华北大。而且在福建省,北航这几年分数线逐年下降……